中国配音网

李立宏:译制片中的配音创作

编辑:中国配音网

李立宏:译制片中的配音创作,

四海配音,鹿丸配音,好的配音软件  中国的译制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走入了辉煌的黄金时代。那时候,译制片和配音演员是耀眼的明星,“译制片配音艺术”在国人心目中崇高而又神秘。可惜的是,不过短短20年,译制片不仅走出了辉煌,而且“一落千丈”,人们对译制片的态度发生了骤变。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译制片走到如此境地?身为译制片配音队伍中的一员,笔者试图通过本文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使人们更加理性地认识译制片,以期进一步推动配音创作在译制片中的健康发展

  电影配音,是电影后期制作流程中的一项工艺,人物语言配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中后面提到的配音,就是指为了某种需要,演员运用自己在有声语言方面的专长,为电影中的各种角色录配上合乎要求的声音和语言。

  配音不仅是电影制作的一个工种,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艺术创作。笔者认为,配音就是有声语言(声音和言语)的表演艺术创作。表演艺术是要塑造鲜明、生动的形象,言语动作的处理与表现力是揭示角色内心世界、突出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配音演员既要掌握化身为角色的心理技术,也要掌握表现角色形象和行动的手段和技巧,包括声音、言语以及各种技能。

  译制片,是指将引进的其他语种国家的电影中的语言翻译成本国语言后重新配音,再复制加工的影片。译制片称不上是电影艺术的一个片种,它只是对已完成影片进行的一种艺术再现的加工复制。但是,因为有了译制片这种媒介形式,才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对照与交流,也使大众有了一个见识、理解和领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俗风情、自然文化面貌的渠道,而且这是一种传播范围广、受众群体大、并易于接受的艺术渠道。亚洲的中国、日本、泰国,欧洲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都有译制片在影院上映,它早已成为本土观众的一种观赏需要。

  中国的译制片起步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时代发展与变革,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译制片在中国经历了一个鼎盛、辉煌的时期。在此期间,译制片工作者制作出并流传下来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它们成了许许多多的人必到影院观看、甚至反复观赏的影片。影片中的对白、音乐,人们耳熟能详,就连电台播放的译制片录音剪辑,都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这些译制片使观众获得了视(原片)、听(译制配音)的双重享受。

  有人曾说过:中国译制片的配音艺术,是电影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只有在中国才能感受到它的馥郁和芳华;中国的配音艺术家们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们高超的技艺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不仅折服了国人,也令不少外国的电影人为之惊叹。以笔者自己为例,我的青春成长期正值译制片的鼎盛时期,我和很多伙伴都着魔于它的魅力。在我的成长道路中,它对我的生活态度和职业选择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且成为我一生矢志不渝的艺术追求。

  令人惋惜的是,中国译制片的黄金时代太过短暂。令人悲叹的是,而今在多数国人眼中,译制片似乎已成“鸡肋”,人们投向它越来越多的是鄙夷、厌恶或是茫然的目光。偌大的落差让心系译制片前途的人心惊!笔者身为译制片配音队伍中的一员,深感保护好它的责任重大,哪怕这是一门像过去“捏泥人”一样的手艺,也应该将它好好继承和保留下来。即使将来有一天它真会淡出人们的生活,但留在历史和人们记忆中的,也应该是美好的一块瑰宝!

  面对时下中国的译制片,无论好恶,只有情绪的发泄,徒劳无益。我们要以冷静清醒的头脑、科学负责的态度进行反思,做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有一种意见认为:当年译制片的辉煌是因为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国门刚刚打开,人们对外面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而译制片经历长期禁锢之后恰逢良机,成为一种很好的满足好奇的方式,自然被人们喜爱和追捧。可是现今时代却不同,人们的生活、知识水平都较从前有显著改观;而且伴随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获得各种信息与满足的渠道和手段不胜其繁。这就使得人们对译制片的需要大大减少,因而它被冷落、被疏远。这确是译制片发展受到冲击很重要的原因,但只是重要的外因,不是根本原因。

  另有一种意见以为:由于社会发展进入商品经济时期,受利益牵制,各种精神文化事物普遍受到严重干扰。在“向钱看”、“被物质牵着鼻子走”的年代,译制片也没能幸免,出现了粗制滥造的作品,从而致使人们对它产生抵触、厌恶和逆反。这种看法虽然反映出了影响译制片正常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并没有剖析译制片是被什么人且被如何“粗制滥造”的。所以,这种认识仍没能指出导致译制片滑落的根本原因。

  以上两种意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指出了现今人们对译制片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有一定的代表性,却都不够全面。前一种提到的“需要减少现象“,只涉及“信息获取”的需要,却忽略了“艺术享受”的需要。当年译制片被人们喜爱是因为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这两种需要,而今译制片的失落恰恰是因为人们的这两种需要都没能得到满足。后一种提到的“粗制滥造现象”,指出了核心现象,却没有深挖核心原因。辉煌时期的译制片制作队伍,特别是配音演员们,大家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且具备鲜明的声音及语言创作个性。而眼下的译制片配音队伍的整体素质构成与当年绝不可同日而语。

  综合这两种意见,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译制片喜爱与否,主要源于译制片配音创作的优劣,很显然,配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译制片的接受程度;而配音质量的高下,取决于配音演员的情况——他们的创作意识、创作态度、创作方法、创作能力等等。在笔者看来,导致译制片如此境地的核心原因或者说“罪魁祸首”,首先是译制片配音创作环节出现了问题。译制片配音渐渐背离了创作原则和创作规律。第二,译制片配音没有研究和适应电影技术发展所促使的创作观念的更新以及它所服务和赖以生存的观众需求上的变化;第三,就是译制片配音队伍不健康、不纯正,更谈不上精良。时下的队伍成员的素质、能力参差不齐,对创作标准缺乏基本的共识,也缺少专业的、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所有这些,使得译制片配音创作、译制片制作整体滑坡和恶性循环。

  译制片的基本功能就是展示和推介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类型的电影。它的核心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还原电影的内涵和本来面貌。其实,电影的译制与电影本性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因为译制的具体手段就是将原来电影中的主要声音——角色的言语替换掉之后再复制还原,这就产生了形象与声音是否统一的问题。从事电影译制工作的人,应想尽一切办法最大限度地遵循电影的艺术规律,尽可能地减少对影片及影片中形象的破坏。配音艺术家毕克老师曾经说过:“实际上,配音是破坏原声电影的,因为你毕竟要用一种语言解释另外一种语言,不管多少终究会损坏原意的……上译的配音演员兢兢业业,对配每部片子每个角色都是极其认真,生怕会破坏修改掉任何原声电影的内涵,使观众对电影产生误解。因此战战兢兢、尽可能地用汉语普通话来还原电影,希望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不是认为这是中国人在说话,而是真正的外国人在说话!”

  既然译制配音会使电影中的声音受到破坏,那么替换语言的任务由字幕来完成它岂不更好?那样就不会破坏电影原声了,电影中形象与声音不统一的问题就不会出现。其实不然,运用字幕的确是译制电影的方式之一,但并不是最好的方式。电影是声画艺术,听不懂外语的观众在观赏外国影片时,一边看画面,一边看字幕,会极大地干扰和破坏对电影整体的接受。而且字幕的翻译受银幕和观影习惯的限制,为求简炼,翻译过来的只是语言的核心内容,失去了很多语言的色彩、味道和细节。这会使观众对电影的认识和理解受到一定的局限,很多精彩的对白是不可能用字幕表现的。相比之下,配音的译制片在创作还原空间和主动性上应该更有利,问题的关键是配音创作如何做到准确表达和再现。

  为了更好地完成译制片的任务,更好地发挥译制影片的功能,必须认真严谨地对待配音创作。既要仔细研究、揣摩和领会影片的实质和意图、影片中人物形象以及演员的表演,又要充分调动配音演员在创作过程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演员的所有智慧和能力,通过内心的想象与体验,使声音和言语行为的表现最好地符合原声电影。这样的创作才是配音艺术创作,是艺术的再创造。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译制片才能做好展示、推介,并最终实现交流的作用,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译制片才可能实现和发挥它的另一个功能,即让观众获得艺术享受。

  笔者曾在自己一篇题为《配音——有声艺术语言的表演创作》的文章中提到:译制片配音主要是角色的配音,它是用声音和言语行为再现、还原电影中角色的听觉形象,并使之与电影中角色的视觉形象达到统一的过程。随着创作实践的积累,笔者对于这一点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越来越清晰与明确。它的含义就是:配音演员有效地运用掌握声音和言语的技能与方法,并枳极调动自身的一切有利条件,塑造还原符合原片的鲜明的艺术形象。换而言之,做一名合格的配音演员应该具备“驾驭有声语言”和“塑造鲜明形象”两种基本能力。

  “驾驭有声语言”,是指对声音和语言动作的控制,不外乎气息、发生、吐词的标准以及各种变化和有机地使语言动作准确传达思想感情。这是有声语言的基本功,任何人都需要长期不懈的科学训练与实践磨练,绝非一时之功。关于声音和语言基本功,笔者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无论练习或实践,无论简单与复杂,都要始终提醒和要求自己,自如地运用自己的声音做到声形合一,心口合一。经过努力,终有一天达到随心所欲,为创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塑造鲜明形象”是创作的目标,是演员进行表演创作的目的和任务。配音创作当然亦如是。演员与角色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如何认识和调整这种距离正是演员创作过程要解决的。演员创造角色既不能脱离自身,又不能偏离剧本,要克服与剧作形象之间的矛盾,从自我出发化身为角色。配音演员面对的角色是有形的,是被演员塑造出来的具象的角色。他与角色之间的距离既直观又有间隔。在自己与角色之间似乎还有一个形象,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很好地达到“三合为一”,是配音演员进行创作要适皮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创作使角色性格鲜明、个性突出,这是所有表演创作的最高目标。配音演员要完成的是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的声音形象。一方面,要捕捉和体验银幕上角色的一切行为,并找到行为的具体依据,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地不断揣摩和适应。对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次喘息都不盲目,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就是要尝试找到与心理活动相协调的、与身体反应相适应的最恰当、最准确的声音和言语形式。既要在身心上有体验,又必须在声音和语言外形上有所体现。正如“上译厂”老厂长叙一先生所说的,配音创作要针对原片形象“穷追不舍,亦步亦趋”。

  现今的译制片配音创作从现象上来看,有类型化的趋势。每个配音演员自身所具备的声音语言条件和能力以及创作出来的声音语言形象都不够鲜明,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差别模糊。一是演员挖掘角色性格不够深入、不够具体,形象在演员内心线条太粗甚至概念化二是演员在言语表现上不细致,分寸感、层次感不强,凭着没有落实的猜测想当然。以这样的创作态度和方式完成的所谓“译制片”当然是粗制滥造,怎么可能让观众接受呢?

  还有一些配音群体和人员(包括译制导演和配音演员)认为,把人物语言的内容交代清楚就可以传达作品与形象的实质,因为忽略了许多声音、言语的细节表现所能带给人的感受,致使配音完成的译制片大失原片味道和水准。随着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现代人越来越关注细节,特别是对于艺术创作。一个不能令人信服的细节往往就使人失去了对整部作品的兴趣。由于电影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影艺术通过技术手段再现和塑造“逼真”形象的特性越来越凸显,它几乎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和景象极度真实地表现出来,甚至达到了超越现实的极端“逼真”。这也就使得电影艺术在创作上追求更细腻、更鲜活,更忠实于生活原态,而且借此来传达意念、思想和情感。显然,前面说到的那种创作观念和方法就不能适应和完成新技术、新意识下的译制片创作,也不能满足新一代观众的观影需求。

  生活化和典型化是电影创作的特征。回想那些经典的译制影片,在配音创作上不仅具备这两个特征,而且都是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是生活的真实与艺术创造的至臻表现。相比之下,现在的配音创作既没有很好地坚持遵循电影创作规律,又没有紧随时代的发展,没有适应和满足新的创作和新的观众的变化。

  毋庸置疑,配音创作与译制片制作在当下电影艺术发展的潮流中仍然占据着一席之地,它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阔的生存空间,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社会发展状况密不可分的。只要正确认识译制片制作和配音创作,遵守创作规律,不断提高译制片制作水平,提高配音质量,提高制作团队、配音队伍的整体素质——文化艺术修养、业务水平能力,我们的这块瑰宝必定会迎来自己的另一个辉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