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配音网

专访吴磊赵乾景:我们是因为对方的魅力才合作

编辑:中国配音网

专访吴磊赵乾景:我们是因为对方的魅力才合作,

李杨配音,山中井野的配音,果子哥配音  作为李泽言的配音演员,吴磊走到哪儿都要被cue一下霸总语录,就连在参加B站的声音演员竞技节目《我是特优声》点评选手时,都要被拱着用李泽言的声音,给“游戏氪金达人”徐娇来一句:“谢谢。”

  有着反哺行业责任感的他,以鉴声员身份成为《我是特优声》的固定嘉宾,他希望这次能使整个行业得到关注和更新。

  和吴磊出现在同一档节目里的赵乾景,拥有《天涯明月刀》等代表作,是和狄菲菲、吴磊共同创立领声文化的合伙人之一。

  尽管他不是游戏玩家,对吴磊在《恋与制作人》里扮演的李泽言并不是很 感冒,但他觉得“那是一个被很多人喜欢的角色。 被很多人喜欢,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

  在职业生涯里,赵乾景也在渴求更多类似李泽言这样现象级的角色成为自己的代表作。《我是特优声》也许就是他的“天时地利人和”,于是他选择从选手身份开始,加入这个竞技舞台。

  声音行业工作属性使然,让他们不惮于用最戏剧的身份,在《我是特优声》的舞台上,一起接受观众的考量。

  同是领声的创始人,吴磊和赵乾景却分别以鉴声员和选手身份共同参加B站的《我是特优声》。

  “大前辈”赵乾景往选手席一站,三次试音出师不利,首次竞演只能盲选作品,不光得躲在帘子后面演,还因为想让队友配到合适的角色,决定自己担任不太合适的角色。

  万幸的是,业务能力加成和吴磊的“他配卡”,让赵乾景顺利挺进下一轮,但这出历险记的主人公,他的第一感受,是“刺激”:

  “一开始我的心态是比较放松的,但到了录制现场,感觉自己没法控制心态,紧张感一直飙升。因为赛制很紧凑,很激烈,有的新人还藏着特别深的底牌。比如说我们的锦鲤同学‘一招鲜’,非常厉害。”

  吴磊的激动和赵乾景是一致的,业内翘楚平台B站,主动来为声音行业的新生代配音演员提供优质的展示机会,让声音行业的生存工作现状被观众熟知,对他来说,是“兴奋、激动、有意义的”。

  但参加录制之后,吴磊发现选手们大都第一次登上舞台面对观众,对舞台竞演很陌生。选手表演经验的缺失和赛制紧凑互相拉扯,这让吴磊担心节目的呈现,兴奋被压力取代。

  “老师们提出的要求,以及整个赛制带给选手的压力和紧张,跟他们日常在生活当中去进行实际配音的状态,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始终还是抱着捏着一把汗的心态在做这个节目。”

  让他捏着一把汗的,还有在盲配舞台上选择《伪装者》明楼一角的赵乾景。赵乾景一出声,吴磊几乎是立刻就认出他来。

  观众总认为鉴声员对所有选手的声音都了如指掌,但实际上,有很多选手对他们来说都很陌生,而且即便是合作过,吴磊也不一定能够在他们演绎新角色时,第一时间听出来是谁。

  “但是乾景对于我来说的话,太熟了,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在一起工作,所以不管是日常,还是玩乐的时候,或者是工作时候的声音,都很熟悉。所以他一开口,我自然而然就会知道是他。”

  作为鉴声员,在幕后环节吴磊已经熟悉了各个选手的优势和不足,他时常和鉴声员边江交流选手的准备进度以及他们存在的问题,但他并不清楚赵乾景选择的“盲番”角色。吴磊坦白:“那个时候我就在琢磨「他配卡」这事了。”

  吴磊自认是一个拎得清的人,他和几位鉴声员一样,在节目中会刻意避嫌,以免有失公允。关于「他配卡」,吴磊直言自己当时“气憋到胸口,觉得自己在做一件也许这辈子都不一定会做的事。”

  那场比赛结束后,吴磊在台下和赵乾景聊了不少,担忧「他配卡」的使用会让他自尊心受挫。赵乾景潇洒地表示理解吴磊行使「他配卡」的举动,也大方承认在选角时就料到自己有离开舞台的风险,但考虑到节目整体效果,他接受这样的结果,也乐见大家对这个「名场面」的澎湃。

  “那天吴老师挽救我,大昌(选手高其昌)跟我说,我在后面挥手表示拒绝,他都感动了。”

  叨姐也好奇他选择明楼这个角色的初衷,赵乾景不紧不慢:“这是一个综艺节目,综艺节目呈现出来的一个内容,肯定要保证它的完整性。这个内容的完整性,不能说你为了自己的名次、为了一个名誉、或者为了自己最适合的角色,去放弃这个节目内容呈现的一个完整度。因为我们其实做过尝试,我们现在落成这样一个角色落位,是最佳落位。如果但凡再另外一种落位,这个片段就会很垮。”

  但吴磊认为,对于赵乾景来说,《我是特优声》是一个被大众所了解、喜欢的宝贵机会。

  “尤其是当看到赵乾景的影子在舞台后边,我看不见他的表情,我就会想得更多。”

  “可能他在观众面前连脸都没有露,才能都没有得到展示,就离开这个舞台了,我觉得很不值得走这一遭。”

  即使吴磊开玩笑“本来那张卡我想给别人呢”,但最后还是在看到赵乾景挥手的影子时急得“声音有点儿抖”。

  赵乾景也玩笑道:“其实这都是我设计好的,我这挥手的动作练了100遍了。”

  长期在棚内配音的声音演员们,似乎是不在意娱乐圈里热搜、流量概念的来去,更没有行业大拿的架子。 参加节目、选择剧本、分配角色……出发点要么是艺术追求,要么是行业规划。

  赵乾景自认是爱冒险,热衷于“大起大落”的人,近几年职业发展趋于平稳,《我是特优声》的出现给他的职业乃至生活,带来了新的刺激触发点。在整个职业生涯里,他有想要留下“唐青枫”、“洛”那样代表角色的“野心”;在《我是特优声》里,他同样抱着想要留下经典舞台的心,跃跃欲试,百无禁忌。

  “而且我后来看了之后,发现我其实并没有什么失误,我认为我完成得还挺好的,只是那角色的声线不适合我。但是我在不适合的情况下,我把它完成了。从基本技术层面来讲,我的口型,包括情绪,没有特别大误差。”

  专业素质和性格使然,才能有吴磊那句“我觉得赵老师挺有魅力”。而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合伙成立领声文化的创业故事了。

  从译制厂到合伙成立公司,吴磊和赵乾景的个人发展似乎和声音行业的动向保持了某种共振。

  曾经风靡全国的译制片,如今不少人普遍认为它“拿腔拿调”,逐渐式微。经历过译制片时代的赵乾景,都坦诚地告诉叨姐,其实他本人更倾向于看原片而非译制片。

  但译制片时代的声音行业是辉煌而有序的。根据吴磊的回忆:“当时译制片可以说是火爆全国,配音演员都比现在要红太多了。”

  “译制片它在那个时代有存在的诉求,当年大家看不到原片,听不懂台词,所以译制片能不分领域、不分城市地传播,甚至到今天,我们的父辈对很多老译配演员还有崇拜之情。”

  吴磊并不将老译制片的淡出看作是其需要被放弃的信号。 在他看来,声音行业一定有部分内容离不开引进作品的中文译制。

  例如B站在近几年引进的部分番剧,或是辐射华语全年龄观众的迪士尼作品,都有中文译制本土化的需求。而当考虑到IMAX屏幕搭载字幕的观影体验时,吴磊更是觉得,团队有将中文译制工作继续下去的兴趣和必要。

  吴磊坚持认为,声音行业的痛点和国漫类似,除了传承老一辈的艺术形式,需要更多带有勇气性的尝试,行业才能崛起。

  因此比起在单一的垂直领域埋头苦干,以吴磊和赵乾景为首的领声文化,更希望能够“方向性”地搭建一个“声音产业王国”。

  这一概念正逐渐被从业者和平台方认可,他们也已经在这一方向上,开发出了专属于声音演员的舞台剧IP,并进行了近百场的巡演。

  或者是从上游开发各种声音产业的IP项目,包括综艺的跨界合作。 B站的《我是特优声》就是他们最新的探索。

  《我是特优声》的结构,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领声在声音产业的发展缩影:有舞台演出,有顶级设备,有专业培训体系,也有声音演员们的真人秀和访谈露出。

  在赵乾景看来,《我是特优声》和其他节目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节目成为了一个开放的窗口,比起只在影视作品里听听声音,这个节目让大众从真人秀的角度,重新了解声音演员们在配音作品以外的职业素养和个人魅力,整个行业的画像因此而鲜活、丰富了起来。

  同时,他们明显能感受到,节目吸引了更多资源进入,帮助产出新的IP和人才,开发异业合作。

  “我们现在是僧多粥少。很多的新人,当他‘活儿’(专业能力)没有那么完备的时候,不一定能够竞争掉更成熟的声音演员,那么他就会丧失很多可以去锻炼、去发掘潜力的机会。但是如果我们的项目量足够大,他们就拥有更多机会训练,就更有可能迅速成为一名职业的配音演员。”

  不过以选手身份参加节目的赵乾景,他切身的额外收获是:“通过这种激烈的赛制,声音演员的综合素质在飞速提升。”节目每期重组选手进行公演,按类型划分公演剧目的赛制,给了他在培训体系上的启发。

  接下来,他们将会推出一个新的声音品牌,在源源不断的人才软件储备的基础之上,搭载相关课程。 把已经“试出来”的商业模式做扎实,是他们2021年最明确的方法论。

  “坚持了传统配音、后期制作领域的内容,又没有放弃原本声音概念,继续去尝试。这样的团队,不管是同行还是我们自己,我觉得都是勇敢的。”

  吴磊相信,在《我是特优声》之后,陪伴着33位声音演员走过5次舞台公演的观众们,会爱上这个用声音塑造的世界;也一定会有人,加入到热爱声音的队伍中来。他们知道,声音行业的升级即将发生,甚至正在发声。